第七百七十二章 四念住生起与消失的法义


第七百七十二章 四念住生起与消失的法义

有个时候,佛陀住在舍卫城的祇树林给孤独园,有一天,佛陀对出家弟子们说:“比丘们(出家人),如来现在要教导你们四念住的生起、出现与灭没、消失(四念住解释,见第七百三十五章),你们要认真的听,你们要仔细的思考。是哪四种念住呢?即是身念住、受念住、心念住、法念住,这四种念住。

有食物的滋养,身体就能正常的运转下去,如果不吃食物,身体就会饥饿难耐,最后死亡。简单的说就是:以吃食物作为前提条件,身体就能得到滋养并生存下去。没有食物可吃,身体就无法得到滋养就会死亡。食物的出现,会让身体正常健康的成长。食物消失,身体就会因为没有滋养而死亡。食物出现,身体就能被滋养,生存下去,食物消失,身体就会无法获得滋养,就会死亡。食物是身体生存下去的前提条件。

以食物的出现作为前提条件,就会有身体的生起、出现;以食物的灭没、消失作为前提条件,就会有身体的灭没、死亡。

以眼触、耳触、鼻触、舌触、身触、意触的生起作为前提条件,就会有快乐、痛苦、不苦不乐等等各种感受的生起,以眼触、耳触、鼻触、舌触、身触、意触的灭没消失作为前提条件,就会有快乐、痛苦、不苦不乐等等各种感受的灭没、消失。

什么是眼触呢?就是当眼睛与事物相遇的时候,通过光线的传递就会分别出外界事物的存在和不同,并且产生对外界事物的认知,这就是眼触。

眼识与眼触有什么区别呢?眼识是分别、判断事物的有无、不同。而眼触是直接确定和认知事物。也就是眼睛与事物相遇,通过光线传递,就会分别各种事物光线的不同,最后确定认知自己看见的事物。”

什么是耳触呢?就是当耳朵与声音相遇的时候,通过各种介质的传递就会分别出外界声音的存在和不同,并且产生对外界声音的认知,这就是耳触。耳识与耳触有什么区别呢?耳识是分别、判断声音的有无、不同。而耳触是直接确定和认知声音。也就是耳朵与声音相遇,通过各种介质传递,就会分别出各种不同的声音,最后确定认知自己听见的声音。

什么是鼻触呢?就是当鼻子与气味相遇的时候,通过各种介质的传递就会分别出外界气味的存在和不同,并且产生对外界气味的认知,这就是鼻触。鼻识与鼻触有什么区别呢?鼻识是分别、判断气味的有无、不同。而鼻触是直接确定和认知气味。也就是鼻子与气味相遇,通过各种介质传递,就会分别出各种不同的气味,最后确定认知自己闻到的气味。

什么是舌触呢?就是当舌头与味道相遇的时候,就会分别出外界味道的存在和不同,并且产生对外界味道的认知,这就是舌触。舌识与舌触有什么区别呢?舌识是分别、判断味道的有无、不同。而舌触是直接确定和认知味道。也就是舌头与味道相遇,就会分别出各种不同的味道,最后确定认知自己尝到的味道。

什么是身触呢?就是当身体触摸到事物、接触到环境变化(冷热、舒适等等环境)的时候,就会分别出事物触摸感觉、环境变化感觉的存在和不同,并且产生对事物触摸感觉、环境变化感觉的认知,这就是身触。身识与身触有什么区别呢?身识是分别、判断事物触摸感觉、环境变化感觉的有无、不同。而身触是直接确定和认知事物触摸感觉、环境变化感觉。也就是身体触摸到事物、感受到环境变化的时候,就会分别出各种不同的事物触摸感觉、环境变化感觉,最后确定认知自己摸到事物的触摸感觉,确定认知自己接触到的环境变化感觉。

什么是意触呢?就是当内心与物质事物、精神思想相遇的时候,就会分别出外界物质事物、精神思想的存在和不同,并且产生对外界物质事物、精神思想的认知开始思索,这就是意触。意识与意触有什么区别呢?意识是分别、判断物质事物、精神思想的有无、不同。而意触是直接确定和认知物质事物、精神思想后开始思索。也就是内心与物质事物、精神思想相遇,就会分别出各种不同的物质事物、精神思想,最后确定认知自己接触的物质事物、精神思想开始思索。

以名色的生起作为前提条件,就会有各种心境、念想、见解、思想的生起;以名色的灭没、消失作为前提条件,就会有各种心境、念想、见解、思想的灭没、消失。

什么是名色呢?「名」指的是:感受、念想、行为,因为感受、念想、行为没有具体的形体,只能用名字、名称来指代、解释,所以就被称为「名」,没有形体只能用名字来指代就是「名」。「色」指的是:物质事物。

行为指的是什么呢?行为指的是造作、动作、潜在的形成力,比如:身体行为,口说行为,内心思索、思量、思考的行为,意志力等等,这些造作、动作、潜在的形成力是没有具体的形体的。

以作意的生起作为前提条件,就会有各种法的生起;以作意的灭没、消失作为前提条件,就会有各种法的灭没、消失。

什么是「作意」呢?作意是内心集中专注、仔细注意的意思。

什么是「法」呢?「法」指代的是世间一切的事物,任何有形体,没有形体的事物,一切真实、虚妄的道理与思想。比如「法」可以指代:物质事物、物质身体、感受、念想、行为、认识、分别、判断;眼睛与物质事物,耳朵与声音,鼻子与气味,舌头与味道,身体与触觉、环境变化感觉(冷热、舒适等等),内心与见解、思想、念想。简单的说「法」指代的就是:世间一切的事物,包括有形与无形的事物,包括物质事物与精神思想,包括各种事情与事件,各种状态与情况,各种现象等等一切的世间事物。

比丘们,这就是四念住生起、出现与灭没、消失的法义。”

佛陀说法后,听法的出家弟子们都再次的顶礼佛陀,随喜赞叹佛陀说法的无量功德,他们都按着佛陀所说的法去修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