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六百五十八章 五上分结是什么意思?


第六百五十八章 五上分结是什么意思?

有个时候,佛陀住在舍卫城的祇树林给孤独园,有一天,佛陀对出家弟子们说:“比丘们(出家人),有五种上分结,什么是上分结呢?就是陷入色界、无色界中生起的烦恼,为什么会称为「上」呢?因为色界、无色界的境界在欲界之上(界、欲界、色界、无色界解释,见第六百五十七章),色界、无色界所处的境界比欲界的境界高,所以要用「上」来形容。

有哪五种上分结呢?有色贪、无色贪、慢、掉举、无明,这五种上分结。

什么是色贪呢?执着物质事物,贪爱物质事物,由物质事物生起贪欲、渴爱,这就叫做色贪。

什么是无色贪呢?执着无色界中由禅定产生的清净境界,贪爱无色界中由禅定产生的清净境界,对无色界中由禅定产生的清净境界生起贪欲、渴爱,就叫做无色贪。

什么是禅定呢?就是内心集中专注在某一种对象上,或者内心集中专注在某一种清净的念想上,让内心平静、安宁、清净,让内心不混乱、不散乱、不胡思乱想,让内心安住在单个、纯一的清净境界之中,这就叫做禅定。也就是说内心集中专注在某一种对象上,或者内心集中专注在某一种清净的念想上就叫做「禅」,让内心不散乱、不混乱、不胡思乱想,让内心平静、安宁、清净,安住在单个、纯一的清净境界之中,就叫做「定」。

什么是「慢」呢?「慢」就是对自己的执着。

不比别人好,不比别人强,不比别人优秀却认为自己比别人好,比别人强,比别人优秀就叫「过慢」;

比别人好,比别人强,比别人优秀,但是骄傲自大就叫「慢过慢」;

执着和挂念物质身体、感受、念想、行为、认识、分别、判断,认为「我」就是由物质身体、感受、念想、行为、认识、分别、判断构成的,认为「我」就是物质身体、感受、念想、行为、认识、分别、判断,认为「我」拥有物质身体、感受、念想、行为、认识、分别、判断,然而实际上物质身体、感受、念想、行为、认识、分别、判断随时都在变化,无法永远存在,无法永恒保持不变,无法永远拥有,是由各种条件生起的。物质身体、感受、念想、行为、认识、分别、判断满足一定的条件就会生起、出现、发展,物质身体、感受、念想、行为、认识、分别、判断满足一定的条件也会衰败、消退、灭没,无法随着时间的推移,保持完全相同的状态。没有永恒保持不变、永远存在的「我」。这个「我」是随着各种条件变化的。执着和挂念物质身体、感受、念想、行为、认识、分别、判断,认为物质身体、感受、念想、行为、认识、分别、判断就是「我」,认为「我」拥有物质身体、感受、念想、行为、认识、分别、判断,就叫做「我慢」。

没有灭尽一切的烦恼和痛苦,没有证悟解脱的果位,没有进入涅槃的清净境界,却自认为已经灭尽一切的烦恼和痛苦,已经证悟解脱的果位,已经进入涅槃的清净境界,就叫做「增上慢」。

比别人好,比别人强,比别人优秀,比别人尊贵,却认为自己比别人差,比别人弱,比别人低劣,比别人卑微,就叫做「卑慢」。

自己的道德不高尚,品行不高洁,却自认为自己道德高尚,品行高洁,就叫做「邪慢」。

什么是掉举呢?就是心浮气躁,内心混乱、散乱、胡思乱想。

什么是无明呢?就是不明白出生在世间有生命的众生都是很痛苦的,不明白痛苦的根源是贪爱,不明白要灭尽痛苦就要先灭尽贪爱,不明白要灭尽贪爱就要修习八正道(八正道解释,见第十八章),不明白苦集灭道四圣谛,没有真实的智慧,沉迷于各种欲望之中,被各种烦恼和痛苦束缚捆绑不得解脱就叫做「无明」。简单的说:无明就是无智、无知,不明白善法、正法、解脱法,没有开启智慧。

比丘们,这就是色贪、无色贪、慢、掉举、无明,这五种上分结的法义。

比丘们,如何直接体会和领悟五种「上分结」呢?如何彻底完全的明白和理解五种「上分结」呢?如何舍离、除灭、灭尽五种「上分结」呢?修习八正道就能直接体会和领悟五种「上分结」(八正道解释,见第五百八十九章),修习八正道就能彻底完全的明白和理解五种「上分结」,修习八正道就能舍离、除灭、灭尽五种「上分结」。

比丘们,修习八正道是如何直接体会和领悟五种「上分结」的呢?是如何彻底完全的明白和理解五种「上分结」的呢?是如何舍离、除灭、灭尽五种「上分结」的呢?

世间人或众生依靠止与观的修行熄灭、平息、灭尽贪欲、渴爱(止与观解释:见第六百一十四章),圆满的完成正见、正志、正语、正业、正命、正方便、正念、正定,这八种正道的修行,以此来直接体会和领悟五种「上分结」,以此来彻底完全的明白和理解五种「上分结」,以此来舍离、除灭、灭尽五种「上分结」,以此来最终进入没有烦恼,没有痛苦,没有执着,没有挂念,没有念想的涅槃清净境界。

世间人或众生依靠熄灭、平息、灭尽贪欲、渴爱、愤怒、无智愚痴、喜怒哀乐、执着、挂念等等烦恼和痛苦,以此来直接体会和领悟五种「上分结」,以此来彻底完全的明白和理解五种「上分结」,以此来舍离、除灭、灭尽五种「上分结」,以此来圆满完成正见、正志、正语、正业、正命、正方便、正念、正定,这八种正道的修行,以此来最终进入没有烦恼,没有痛苦,没有执着,没有挂念,没有念想的涅槃清净境界。

比丘们,经常修习八正道的世间人或众生,他们就能进入不死的状态之中,不死的境界就会有坚固的立足点,不生就不死,不生什么呢?不生贪欲、渴爱、愤怒烦恼、无智愚痴,不生任何念想,既然不生就不死,没有产生、出现、显现,就谈不上结束、灭没、消失。比如没有生起行为、言语、念想,就不会有这些行为、言语、念想导致的结果;没有贪欲、渴爱、愤怒、无智愚痴、念想的生起就不会有欢乐、开心、舒畅、安心、期望、忧愁、悲伤、苦闷、忧虑、恐怖、绝望等等喜怒哀乐烦恼和痛苦的生起。不生就不死,这个死不只是指身体的死亡,还指世间事物事情的结束、灭没、消失。世间的事物事情没有生起、发生、出现,就谈不上灭没、结束、消失。经常修习正见、正志、正语、正业、正命、正方便、正念、正定,这八种正道就能不生,不生就不死。

这些经常修习八正道的世间人或众生,他们就能到达不生不死的解脱彼岸,从循环往复生起又熄灭的贪欲、渴爱、愤怒、无智愚痴、行为、言语、念想、思想、见解、喜怒哀乐等等的烦恼和痛苦中解脱出来。

比丘们,当结束了对世间一切事物的执着和挂念的时候,生与死的念想也会彻底的熄灭、灭尽。当内心不生起任何念想的时候,也就没有各种烦恼和痛苦的生起与灭没了,也就没有生与死的界限了,也就没有生与死的执着和挂念了,生与死也不过是一种内心的念想、思想、见解而已。

世间人或众生把物质身体、感受、念想、行为、认识、分别、判断当成是自己,就会有生与死的念想,当他们知道了:实际上物质身体、感受、念想、行为、认识、分别、判断都是由各种条件生起、出现、衰败、消退、灭没、消失的,他们就会明白:对这些随时在变化,无法永远存在,无法永恒保持不变,无法永远拥有的物质事物、物质身体、感受、念想、行为、认识、分别、判断生起贪欲、渴爱、愤怒、无智愚痴、喜怒哀乐等等的烦恼和痛苦是多么的无知,是多么的愚昧。

当熄灭、平息、灭尽循环往复生起的贪欲、渴爱、愤怒、无智愚痴、喜怒哀乐等等一切的烦恼和痛苦的时候,就灭尽了生死的轮回,就进入了不死的状态之中,就进入了涅槃的境界之中。

什么是生死轮回呢?生死轮回不仅指世间人或众生循环往复的出生和死去,不仅指世间人或众生无有穷尽、循环往复的出生了又死去,死去了又出生,还指循环往复的生起和结束行为、言语、念想,循环往复的生起和结束欢乐、开心、舒畅、安心、期望、忧愁、悲伤、苦闷、忧虑、恐怖、绝望等等喜怒哀乐的情感。简单的说:生指出现、显现,死指结束、消失,生死轮回指循环往复的出现和结束,循环往复的显现和消失。

比丘们,经常修习八正道的世间人或众生不死的状态就会有坚固的立足点,他们就能到达不死解脱的彼岸,他们就能结束循环往复出现又消失的生死状态,他们就能结束循环往复生起又熄灭的烦恼痛苦状态。

比丘们,经常修习八正道的世间人或众生就是这样向涅槃的方向前行的。越接近涅槃的境界,他们的烦恼和痛苦就会越少,他们最终会灭尽一切的烦恼和痛苦,进入涅槃的清净境界,比丘们,你们要经常修习八正道,你们要以八正道作为自己的依靠、皈依,你们要凭借修习八正道去接近涅槃的境界,去进入涅槃的境界。你们经常修习八正道,就能直接体会和领悟五种「上分结」,你们就能彻底完全的明白和理解五种「上分结」,你们就能舍离、除灭、灭尽五种「上分结」,最终让自己进入清净涅槃的境界,这就是如来今天对你们的教导。”

佛陀说法后,听法的出家弟子们都再次的顶礼佛陀,随喜赞叹佛陀说法的无量功德,他们都按着佛陀所说的法去修行。